Good Luck To You!

od体育官网-汉堡SV客场取胜,成功挤进联赛前四

亚冠 16℃ 0

  

  2017年10月9日,是世界第48个邮政日,那么,你了解它的来历吗?它和我国邮政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又有怎样的联系呢?邮小美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邮政”的起源

“邮”字在春秋时期是指在路旁设立的,供行人、使者休息的处所,最早见于《礼经·郊特牲》“飨农,及邮表畷”中,意思是说,在秋收时,在田畔的亭舍里用酒食慰劳农人。而“邮政”则见于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关于整顿驿站的皇帝上谕, 其“政”字不单指邮递,还包含有行政管理之意。我国的“邮政局”之名最早出现在其上有“大清邮政局”的大龙邮票上。

在古代,人们很早就用各种方法传递信息了。从结绳记事,到托人语言带话,再到文字出现后书写信件,飞鸽传书、烽火台预警传信,直至大规模的驿路的开辟,古代世界各国信息的传递都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早在6000年前,亚述的商人就用楔形文字在泥板上书写信息与人交流,而古埃及的壁画中也有把信件交给国王的形象,在4000年前,巴比伦的国王也曾在泥板上刻上命令,再用湿土做信封,包裹晒干后,派特使送交给各地的总督。而在3600年前,我国商代也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到了3000年前的西周,我国开始用烽火台来传送军事消息,著名的典故就是“千军一笑”。再到后来,强大而统一的中国、波斯和罗马等国,也都曾大规模地建立起通往各地的驿路、驿站,由驿卒骑快马或乘船将公文快速送达目的地。

从我国史料上来看,从秦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建立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驿站网络,到了汉代,汉武帝建立起直通波斯和罗马帝国的著名的国际邮路——丝绸之路。当时规定,驿卒要头戴红巾,穿红袖衣服,背红白两色相间的信袋,以便行人及早看见飞驰的驿马和驿卒。而在唐代,驿站网络发展的更加完备,全国各地都设有陆、水、水陆兼办的驿站,并有驿卒17000人,规定日行70里,急件日行300里。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而相隔3000里的唐玄宗在6天之内就得到了消息,可见当时信息传递速度有多快。唐代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诗中说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到了宋代,驿卒传递急件,在驿道上昼夜奔驰,风雨无阻,并且实行了在马上系铜铃,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的铺铺换马,数铺换人制度,此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五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清朝末年,我国近代邮局出现,但驿站制度还与近代邮局并存了一段时间,直到清王朝灭亡两年后,即1914年,才正式宣布被裁撤。

  二、世界邮政日的来历

1635年,英国开始规定国家专营邮政,而议员享有免费邮政的特权,但普通百姓需要按照信件的纸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由收件人逐件向邮差交费。可是在当时,英国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约是18便士,而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却达6便士,甚至有的高达17便士。正是因为邮费太贵,从而导致老百姓常常拒收邮件,这也使得邮局常遭损失。对于此种弊端,英国的罗兰·希尔爵士经过仔细调查研究,于1837年1月出版了《邮局改革——其重要性和现实性》的小册子,他在这个小册子里强烈建议,实行大幅度降低邮费并预先粘贴邮票的邮政改革,英国议会于1839年8月接受其建议,讨论并通过“1便士邮资制”,同年5月6日就诞生了由罗兰·希尔爵士设计,创造的世界上著名的第一枚邮票“黑便士”。1840年1月英国开始进行邮政改革,这标志着近代邮政事业的诞生。

由于此次英国邮政制度的改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各国先后效仿。后来,为了加强各国在国际邮政领域的合作交流与通信,1874年10月9日,英、法、美、德、俄等22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伯尔尼召开了第一次国际邮政代表大会,签订了《伯尔尼条约》,并于1875年成立了“邮政总联盟”。1878年5月2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二次国际邮政代表大会上,改名为“万国邮政联盟”。我国在1914年加入该联盟,1948年,“万国邮政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截止2004年9月,万国邮政联盟已有成员国190个。

为纪念“万国邮政联盟”的创立,1969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16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上,通过了将每年的10月9日确定为“万国邮联日”的决议。1984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19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又通过了将“万国邮联日”更名为“世界邮政日”的决议。自1981年起,世界邮政日每年都会选定一个宣传主题,但1988年起,改为每三年选定一个宣传主题。

设立“世界邮政日”的目的在于向公众和各国主管部门宣传“万国邮政联盟”的工作和成就,并宣传邮政事业在各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邮政事业在全世界的发展。

  三、我国近代邮政事业的起源和发展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开始在我国海关试办邮政,1856年,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曾在其《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兴办近代邮政事业的设想,但却没有条件实行。1866年12月,清政府总理衙门将各国使馆及海关往来文件的邮递交由海关兼办,北京、上海等海关也先后设立邮务办事处。1878年3月,经清政府批准,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国人德璀琳,受清政府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的委派,在津海新关大公事房内创办了“天津海关书信馆”,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邮政机构。同年,天津海关还在造册处印制面值银3分和5分的大龙邮票各10万枚,并分发至北方各通商口岸,这也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我国近代邮政事业由此起步。

? 1886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省,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认识到设立邮政机构的重要性,说“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往来文报屡阻风涛”,于是在1888年3月12日,设立台湾邮政总局,并发行两种邮票。这是我国独立自主办理近代邮政的开端。

? 1896年3月20日,在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及其助手葛显礼等人的建议下,光绪皇帝批准总理衙门奏折,在全国正式开办大清邮政,1897年2月,葛显礼规定:信差穿海军蓝哔叽马褂,胸前写“大清邮政”四个红色大字。1899年5月,全国邮政按海关管辖区域划分为35个邮界,各邮界设立邮政总局。1903年5月,大清邮政新任邮政总办,法国人帛黎提出“常、速、妥”的邮政经营方针,并规定了以绿色为主,黄色为点缀的黄绿两色为邮政信筒、车船等邮政事务的专用颜色。1906年11月,清政府设立邮传部掌管全国邮政。1911年5月,清政府邮传部才从外国人手里名义上接管邮政,邮政正式脱离了海关。

?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于1913年1月宣布“裁驿归邮”,并于1914年3月是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1921年,北洋政府公布《邮政条例》。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赤色邮政”。并于1932年5月1日,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1934年,国民政府宣布邮政通信为国家专营事业,1935年公布《邮政法》。

?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成立,当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邮政工作会议,确定以绿色作为我国邮政的专用颜色,因为它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1950年1月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7月决定实行邮政电信合一的管理体制,并建立起各级邮电局所。1958年,邮电资费全国实现了统一。198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并于自1987年1月1日起实行。1998年4月,国家邮政局正式挂牌成立,12月底,邮电分营完成,邮政完全独立运行。1999年8月,我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并成为新一届行政理事会主席国。

  

今天天是重阳节,也是世界邮政日

当邮政遇上重阳

是巧合,更是一种意蕴

汉堡SV客场取胜,成功挤进联赛前四

绵延的古道泛起滚滚黄尘

从商周到明清

朝代不断兴衰更迭

邮驿之路却延续千年

  

信笺里,寄不尽山长水远相思情

汉堡SV客场取胜,成功挤进联赛前四

言语中,写不尽上下古今多少事

邮政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是一只爱的信封

是缀一枚专情的邮戳

是绿色的门头、方正的柜台、绿色的邮筒…

也许你还记得

伴随着白云蓝天和阳光灿烂

邮政工人骑着自行车从胡同里欢笑而过

如今的邮政

再也不是简单的寄信

33架运输飞机、292辆火车邮厢、8.9万辆各类邮政汽车

2.5万条邮路,5.4万处邮政支局所,600多家主题邮局

如今的中国邮政让神州大地瞬息可达

  

传邮万里,国脉所系

纵使邮政早已旧貌换新颜

“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的初心未改

“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信念不变

世界邮政日,让我们一起穿越中国邮政的前世今生!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